“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与空气中的S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 。则“PM2.5”的颗粒物在酸雨形成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下列的
A.还原作用 | B.氧化作用 | C.催化作用 | D.抑制作用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 B.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C.催化剂 | D.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
下列关于电离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
B.电离常数(K)与温度无关 |
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 |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 B.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 D.c(H+)=c(OH-)=10-6mol/L溶液 |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放热的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
A.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 B.仅逆反应速率加快 |
C.仅正反应速率加快 | D.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