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浩同学在整理“家庭化学日志”,请你帮助他完成:
(1)紫卷心菜的汁液有类似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将紫卷心菜汁滴入食醋中,可显
       色,证明食醋的pH      7(选填>、<或=)。
(2)桌上摆放的竹炭雕屏可以起到静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这是因为竹炭具有        性。
(3)妈妈给盆花施用了碳酸氢铵(NH4HCO3),这是一种         (选填氮肥,或磷肥,
或复合肥),它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还原反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图中仪器的名称:a,b
(2)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收集。
(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4)Y中的溶液是;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5)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6)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Ⅰ.用化学用语表示:
(1)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2)碘酒中的溶剂
(3)第13号元素形成的离子
(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Ⅱ.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打开啤酒瓶塞,有泡沫溢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有关;
(2)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某些酸性气体,是因为它具有
(3)洗涤精去除餐具上油污的原理是
(4)天然气可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5)金属钠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它能够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若用B、F组成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写出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试剂(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端进入(填“①”或“②”)。
(3)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

A图为实验示意图,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甲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试管②中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当它们由室温升到80℃时,发现烧杯中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而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丙物质析出。B图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据此现象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室温时,(选填“烧杯”、“试管①”或“试管②”)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上图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b或c);
(3)若乙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甲物质,提纯乙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4)对于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在温度时,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物大.

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但野炊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将如何处理呢?
(1)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2)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可以再准备一样(填字母序号);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3)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