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年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20年 |
50 |
15~20 |
—— |
10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896~1900年 |
20 |
7 |
17 |
30 |
1913年 |
14 |
6 |
16 |
36 |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1)从表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4)材料三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阅读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是指那三次战争?举出二例“反入侵”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事件。
(2)材料二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旧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3)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原创】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题(共15分)
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哪些事件?
(2)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3)回首近代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改编】两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方面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虽然彼此间屡起战端,但议和后的和平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到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辽、宋、夏、金时期一个阶段特征是什么?最后结束这一局面的是哪个政权?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怎样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认真阅读下列历史材料:
【材料一】什伍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一家犯法,其他人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
【材料二】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材料三】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
【材料四】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
——上述材料都选自本学期初一课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则历史材料,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改革的内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四则改革的内容。
(3)这个变法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哪些内容?
(4)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