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有“三种”: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富营养化 |
B.不显电性的微粒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
C.一般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D.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只有“三种”:漏斗、烧杯、铁架台 |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现有15.6gCaO与Ca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73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84.2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12g | B.8g | C.4.4g | D.4g |
向一定质量的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液M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有Zn2+ | B.滤渣N中一定有Ag |
C.滤液M的颜色呈浅绿色 | D.滤渣N的质量可能小于原锌粉的质量 |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KCl溶液、Na2CO3溶液和Ba(NO3)2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 | B.稀盐酸 | C.稀硫酸 | D.酚酞试液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O2(CO2)——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干燥 |
B.Fe(Fe2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
C.K2SO4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
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