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正式确定“国际和平日”是哪一年( )
A.1945年 | B.1955年 | C.1981年 | D.1982年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
下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铁器开始使用 | B.注重精耕细作 |
C.牛耕尚未推广 | D.仍旧刀耕火种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一评价主要是指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 B.汉代实行察举制 |
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 D.汉初郡国并行制 |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缓和了社会矛盾 |
C.打破了世袭特权 | D.推进了民主进程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初期分封制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C.西周末王室衰微 |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