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
①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同步富裕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坎昆召开。中方代表在会议中强调指出,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全作,共同应对。这表明
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都应承担相同的义务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气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和平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坚持辩证否定,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体现了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在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办的国宴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陈谵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
④“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对社会思潮具有引领作用④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