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杂交 |
亲本 |
后代 |
| 杂交A |
灰色×灰色 |
灰色 |
| 杂交B |
黄色×黄色 |
2/3黄色,1/3灰色 |
| 杂交C |
灰色×黄色 |
1/2黄色,1/2灰色 |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隐性突变,而隐形突变会导致不同情况的出现:如突变不会引起个体死亡、突变会导致完全致死(突变体全部死亡)和不完全致死(突变体死亡一部分),下图表示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经诱变后没有发生突变,则F2果蝇均为红眼 |
| B.若只发生隐性突变而不引起致死现象,则F2中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3:1 |
| C.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雄=1:2 |
| D.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不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
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6种 |
|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
| 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
|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
现有某作物种质资源包括: ①高产、感病; ②低产、抗病; ③高产、晚熟等纯合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
|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
| C.a、b和c的培育只能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 |
|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相同 |
| B.成熟红细胞除进入凋亡历程外还可能发生癌变 |
| C.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
|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