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
|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
|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 O2(g)
2 SO3(g) △H=-Q kJ·mol-1(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2,同时生成1molO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B.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 kJ的热量 |
|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减小 |
| D.上述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一定属于原子晶体 |
| B.含离子键的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含共价键的一定属于共价化合物 |
| C.氢键理论是由科学家鲍林提出来的 |
| D.在分子晶体中必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曾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到右改为第1~18列,如第ⅠA族为第1列,零族为第18列。若按照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
| B.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HRO3 |
| C.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最高价含氧酸 |
| D.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
氮化钠和氢化钠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3N + 3H2O=3NaOH + NH3,NaH + H2O=NaOH + H2↑。有关Na3N和NaH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N3->H+ | B.上述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 C.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 D.加热熔化时,都只破坏离子键 |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189g②Vc-(9a+b) mol③(a+b)mol ④Vc-(9a+b)/3mol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