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下图为膝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中a、b、c为突触,I、II为神经刺激点。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Ⅱ处给予适当刺激可引起伸肌收缩,这就是膝反射 |
| B.刺激II处,图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 C.伸肌肌群内只有感受器没有效应器 |
| D.伸肌内的感受器受刺激后,b突触和c突触释放的递质相同 |
右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叫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
| B.甲、乙两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 C.甲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
| D.乙细胞的下一时期有染色体8条,核DNA8个 |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小麦幼苗是
|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
|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 |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
| A.红色性状∶白色性状=3∶1 | B.红色性状∶白色性状=1∶1 |
| C.都是红色性状 | D.都是白色性状 |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
|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
|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