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等共同形成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其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甲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M与M、n与n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
(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基因。

(5)若该相同基因型个体自由交配若干代后,其后代理论上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

下图甲是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的6个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F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像是________,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在同一个个体内进行的图像是________。
(2)A图像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乙中D~E发生的现象叫________。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乙中的时间段是________,E~F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
(5)图甲B中的染色体组有________个,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图像是____________。

说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中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种类型。
(4)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__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要进一步自交和选育,淘汰掉穗小的;按照这种自交→淘汰→选育的育种方法,理论上第n代种子中杂合子占显性性状的比例是__________。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选择AABB和aabb亲本杂交,将F1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概率为___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中单位为KJ/(m2·a)),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为_______ KJ/(m2·a),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有机物输入”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__________ KJ/(m2·a)(注:图中“有机物输入”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肉食性动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0.05)。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________;图2中,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3)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