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 A.郡县制 | B.科举制 | C.察举制 | D.行省制 |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70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
| 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 |
|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
|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 A.制定共和国宪法 |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个体劳动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该宪法是
| A.“54宪法” | B.“75宪法” | C.“78宪法” | D.“82宪法” |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反映出台湾当局
|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 |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村民自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