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间,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段分析认为雅典民主
A.是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 B.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 |
C.受到道德和规则约束 | D.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
行政建制——“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
B.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 |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
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
B.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
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