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湘水》云:“秦灭楚,立长沙郡。” 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行政区域载入史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
C.郡守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命 |
D.县令、县长也由皇帝直接任命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统一的“世界国家”中,这种一体化能让整个人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这个“世界国家”的建立必须与以往的“统一帝国”的建立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以往“统一帝国”建立采用武力的方式,而“今天这个世界上,武力统一世界的尝试,只能自取灭亡”。由此看来,汤因比认为 ( )
①“世界国家”的建立依赖于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
②克服全球性危机只能依靠和平而非武力方式
③“世界国家”的建立使世界各国能获得均衡利益
④“世界国家”从本质上和传统民族国家没有区别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④ |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 )
1913年 |
1938年 |
1973年 |
|
法国 |
8.9% |
23.2% |
38.8% |
英国 |
13.3% |
28.8% |
41.5% |
美国 |
8.0% |
19.8% |
31.1% |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