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病毒是一类广泛寄生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非细胞生物。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万诺夫斯基通过烟草感染过滤实验,间接证明了病毒的存在。1935年,斯坦莱从患烟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中分离出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晶体,于是人们发现了一类新的生物——病毒。
(1)病毒有很多类型,其中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称为________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称为________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称为________病毒,又称为________。
(2)病毒能通过细菌过滤器,说明病毒________。
(3)人们分析病毒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时发现,病毒不具有________结构,绝大多数病毒仅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遗传物质只有________种。
(4)病毒单独存在时不能增殖,也没有生命活动,只有在________中才能生存、复制和殖增。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是 ,⑦是 ,③是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失去了 分子水而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 ,含 个肽键。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其编号分别是 , 氨基酸的通式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概率都用分数形式表示):

(1)该病为 性(填“显”或“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Ⅲ8的基因型是 ,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Ⅱ6若与一有病的男子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若Ⅱ6与该男子已经生育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他们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下列是与某高等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的图形,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1D1段的形成是对应图2中的 段。
(2)在图3~图5中,与图1中D1E1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3)图5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有 组。
(4)若该生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则图4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植物生理学家对黑藻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边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放出气泡。他们以灯作为光源,移动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 衡量光合速率。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
(3)科学家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由③转移至④的物质主要包括
(4)图3中如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填“大于”、“小于” 、“等于”或“无法比较”)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1)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
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4)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处理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橙黄色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酶的最适PH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