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 A.1s、2p、3d、4s | B.1s、2s、3s、2p | C.2s、2p、3s、3p | D.4p、3d、4s、3p |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相同的是
| A.NaHSO4和Ba(OH)2 | B.AlCl3和NaOH |
| C.NaAlO2和H2SO4 | D.Ba(HCO3)2和Ba(OH)2 |
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 A.Fe(OH)3;Fe2O3 | B.Fe(OH)2;FeO |
| C.Fe(OH)2;Fe(OH)3;Fe3O4 | D.Fe2O3;Fe(OH)3 |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
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
|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
|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 |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 离子为紫红色 |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酸性 | B.碱性 | C.氧化性 | D.还原性 |
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
|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BaCl2溶液 |
|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固体 |
|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