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 A.T1>T2,ΔH>0 | B.T1>T2,ΔH<0 |
| C.T1<T2,ΔH>0 | D.T1<T2,ΔH<0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几种:NH4+、A13+、Mg2+、CO32―、Cl一、SO42―,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100 mL分成三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⑴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⑵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经过滤、洗涤、干燥,下同),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⑶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 A.一定存在Cl一 | B.一定存在A13+和NH4+ |
| C.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13+ | D.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 3 mol/L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且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 A.合金一定比纯金属耐腐蚀 |
| B.如图,在铁棒上产生气泡,碳棒上没有气泡 |
| C.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 D.铝不需要特别处理就具有抗腐蚀能力 |
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 |
| B.在聚乙烯中,―CH2―CH2―称为单体 |
| C.通过加聚反应得到涤纶、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
| D.通过缩聚反应得到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 g 氦气中含有的分子数和原子数均为NA |
|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 C.1 L 0.1 mol/L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A |
| D.1 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