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
| B.此后中国开始废止阴历实行公历 |
|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
| 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 |
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
努力是()
|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B.倡导和平共处 |
| C.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
2003年,针对法德极力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不屑地说:“那是老欧洲。”可是后来拉姆斯菲尔德访问欧洲期间,却不无自嘲地说:“那是老拉姆斯菲尔德说的。”这充分反映出他的心态是( )
| A.美国要放弃自己的霸权政策 |
| B.美国要和欧洲大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同分享伊战成果 |
| C.美国在经济上受制于欧盟 |
| D.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战争不会有胜利 |
人类渴望和平。“二战”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包括( )
①建立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②开展反战和平运动
③促进本国及世界经济发展④放弃战争自卫手段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伤亡人数 |
伊拉克军队 |
多国部队 |
||||
| 死亡 |
约2万人 |
478人 |
||||
| 受伤 |
约8万人 |
3754人
|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上述材料出自
| A.《波茨坦公告》 | B.《联合国家宣言》 |
| C.《罗索—爱因斯坦宣言》 |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