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 |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 V |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 |
如图所示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0~6s内的位移-时间图线.若t=1s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斜率为4(单位:m/s).则()
A.t=1s时,质点在x="2" m的位置 |
B.t=1s和t=5s时,质点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
C.t=2s和t=4s时,质点的速率相等 |
D.前5s内,合外力对质点做正功 |
如图所示,质量m=O.5kg的小球,从距桌面h1 =1.2m高处的A点下落到地面上的B点, 桌面高h2=0.8m.以桌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6J | B.小球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10J |
C.小球在B点时的重力势能为0 | D.小球在B点时的重力势能为4J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科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
B.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
C.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
D.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B.电子束衍射实验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
C.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内部结构 |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内部结构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下会呈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
B.洗衣机切断电源后会经历一个剧烈振动阶段,是共振现象 |
C.戴上特制的眼镜观看3D电影产生立体视觉,是光的偏振现象 |
D.在站台上听到驶来的火车汽笛声音调变高,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