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
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 B.Mg2+ | C.Be2+ | D.H+ |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14 | B.15 | C.16 | D.17 |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8、8、18、32 | B.8、18、18、32 |
C.8、18、18、18 | D.8、8、18、18 |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 B.发现元素周期律 | C.提出分子学说 | D.最早发现了氧气 |
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2-3、HCO-3、AlO—3、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2-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B.V1:V2=l:5 |
C.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mol |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