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活动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
B.古代旅游仅局限在个体需求,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 |
C.近代旅游也仅局限在个体需求 |
D.现代旅游是大众需求,处于初级产业化阶段 |
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
B.牧场专业化水平高 |
C.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热带草原 |
D.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
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 B.略有提高 |
C.没有变化 | D.略有下降 |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②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③20世纪末,甲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过渡型”
④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①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②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③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④乙国的环境污染减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上海市 | B.北京市 | C.西藏自治区 | D.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A.经济发达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C.文化水平高 | D.自然条件优越 |
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
A.人口基数大 | B.经济迅速发展 |
C.资源分布不均 |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
图中,弧MPQ为晨昏线,M、Q为晨昏线与纬度a的交点,PM、PQ距离相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当M、Q两点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向P点接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B.乌鲁木齐昼、夜差值变大 |
C.M点位于晨线上 | D.黄河下游出现断流现象 |
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
A.P点与北极点重合 | 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盛 |
C.北京市可能秋高气爽 | D.乌鲁木齐地方时8点日出 |
若M地的地方时为7时30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Q两地的经度相差135° | B.P地位于极圈上 |
C.东非高原上的动物向北迁徙 | D.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