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几个反应:① Cl2 + 2KI =" 2KCl" + I2 ② 2FeCl2 + Cl2 = 2FeCl3
③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④ SO2 + I2 + 2H2O =" 2HI" + H2SO4
判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l2 > I2> Fe3+>SO2 | B.Cl2 > Fe3+> I2>SO2 |
C.Cl2 > Fe3+>SO2> I2 | D.Fe3+ > I2> Cl2 >SO2 |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
B.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
C.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
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B.![]() |
C.![]() |
D.![]()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
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淀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D.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下列针对H3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2 |
B.O原子采用sp2杂化, 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
C.离子中存在配位键 |
D.纯水呈中性, 纯水中不存在H3O+微粒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g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NA |
B.46gNO2和46gN2O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 NA |
C.1L 1mol·L-1的盐酸中,所含HCl分子数为NA |
D.标准状况下,11.2L O3中含1.5 NA个氧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