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县志》(19l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
|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 |
| 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
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 : 中共“一大”的党纲在中国已散失无存,现存最早的“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原来,曾参加一大的陈公博后来到美国攻读博士时,将“一大”党纲作为博士论文的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 你认为 :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可信性;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正确, ①②错误 | B.②正确, ①③错误 |
| C.①③正确, ②错误 | D.①②③俱错 |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创办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 D.赫鲁晓夫改革 |
假如你生活在1900年的上海,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骑自行车上班 | B.乘坐有轨电车 | C.坐轮船出远洋 | D.发送有线电报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
|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
“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各项,孙中山落实这一见解的行动是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改组国民党③进行北伐战争④确立三大政策
| A.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