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表格内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上面的生物),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
植物 |
食植昆虫 |
食虫昆虫 |
蛙 |
食虫鸟 |
鼠 |
蛇 |
鹰 |
食植昆虫 |
√ |
|
|
|
|
|
|
|
食虫昆虫 |
|
√ |
|
|
|
|
|
|
蛙 |
|
√ |
√ |
|
|
|
|
|
食虫鸟 |
|
√ |
√ |
|
|
|
|
|
鼠 |
√ |
|
|
|
|
|
|
|
蛇 |
|
|
|
√ |
√ |
√ |
|
|
鹰 |
|
|
|
|
√ |
√ |
√ |
|
(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________个种群,请举出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两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
(4)若某一年因为气候干旱导致食植昆虫爆发,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
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苹果或梨匀浆 |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
B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C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细胞的有丝分裂 |
(1)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 (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中,组织样液最终的颜色是 ,斐林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3)某同学进行B组实验时,绘制如下两图。
①一般情况下,该实验需要进行 次显微观察,出现图b所示实验结果的外因是 。
②图a中的原生质层是由 (填数字序号)构成的,它相当于渗透系统中的 。
(4)做C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 细胞。某同学观察到了如右图所示视野图像,图中A细胞所处分裂时期为 ,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把装片 移动。
下图是人体细胞结构模式简图,据图可知细胞膜的结构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升高时,可促进该细胞分泌某种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及转化成非糖物质等。
(2)若该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当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时,该细胞结构中的受体最有可能识别 激素,并与其特异性结合。
(3)若该细胞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能够增加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 。
(4)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当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电信号可通过 的跨膜运输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转化为 。
(5)图中的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是 。
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数据:
(1)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①样地选择: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块样地(距约30km),测得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则为12只/hm2。
②捕获与检测: ,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 (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 。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 (取整数)。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 。
乙酰胆碱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 ,物质A是 ,细胞③通过 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在图甲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a-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 (填代号),物质B与a-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 。
(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
(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下图曲线A、B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a-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a-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a-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a-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a-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的线型按A、B线型)。
西葫芦的果皮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T与t)控制,其中白、绿、黄色三种色素在果皮细胞内的转化途径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果皮呈白色。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色素转化的①过程可知,该基因是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2)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果皮颜色为 ,黄果皮西葫芦的基因型可能是 。
(3)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与纯合的黄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从理论上讲,F2的性状比例为白色:绿色:黄色 = 。让F2的全部白果皮西葫芦与绿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3,则F3中黄果皮西葫芦占 。
(4)某同学发现在某个黄果皮西葫芦果皮上长有一块白斑,如果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发生突变的是 (B、b、T、t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