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封制,有人说:“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这个评价
A.正确,因为分封制加剧了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
B.不正确,“争”、“乱”原因有很多,归结于分封制本身是不确切的 |
C.正确,因为从分封制开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局面 |
D.不正确,因为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不可能引起“争、乱”局面 |
1961年在南斯拉夫的倡议下,召开了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内容属于这次会议决议的是
A.“立即、无条件的承认完全独立权利” |
B.“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
D.“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并未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 |
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 D.美国经济实力独霸天下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这是哪一政策的宣传?
A.杜鲁门主义 | B.成立北约组织 | C.马歇尔计划 | D.发动朝鲜战争 |
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
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 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 |
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 |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 |
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
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 | B.1929年经济危机 |
C.苏联农业集体化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