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
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 |
B.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 |
C.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 |
D.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 |
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所指的维新党是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抗战期间《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立奏奇功”指的是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