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②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③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篱落:篱笆。③蛱蝶:蝴蝶。
诗中用梅子黄、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4分)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诗歌写了哪些夜景?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4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这首诗是日落时分诗人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首联中“千里”、“片时”作强烈对照,引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边一首诗。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