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KClO3是氧化物 |
| B.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
|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均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密切,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反应是4NH3+5O2=4NO+6H2O,试计算34g 氨气(NH3)完全反应生成NO的质量.
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是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含H的物质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
|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
| B.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
| C.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加水的体积与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一定相等 |
| D.已知Mg(OH)2和MgO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向10g该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固体全溶,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一定为24g |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A.
B.
C.
D.
A.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
A |
B |
C |
D |
| 实验设计 |
![]() |
![]() |
![]() |
![]() |
| 实验目的 |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探究石蜡中含有氧元素 |
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