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3.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 、I- |
B.pH值为1的溶液:Cu2+、Na+ 、Mg2+、NO3- |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
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 、CO32-、NO3-、Al3+ |
2.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A+B→X (△H >0) ②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
B.防止电池中苯、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
16.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 |
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C2H5+OH- → CH3COOH+ C2H5O- |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的醛基:CH3CHO +2Ag(NH3)2+ + 2OH-![]() |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 + H2O + 2C6H5O-![]() |
D.甘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