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题。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丙、甲、乙 | D.乙、甲、丙 |
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 B.7时 | C.17时 | D.19时 |
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
C.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
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M在P东北方向 | B.M在P西北方向 |
C.M在P东南方向 | D.M在P西南方向 |
关于图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区时相同 | B.同在西半球 | C.线速度相同 | D.同在大陆西岸 |
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
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 | 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 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 |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及淡水的主体分别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 冰川 |
B.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 河流水 |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河流水 |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冰川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环节完成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 B.陆上内循环 |
C.海上内循环 | D.地壳物质的循环 |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
A.① | B.② | C.⑤ | D.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