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题。
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是
| A.经济水平 | B.教育水平 | C.历史条件 | D.自然条件 |
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 A.尼日利亚 | B.印度 | C.泰国 | D.日本 |
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
| A.两岸的地下水经常补给河水 |
| B.两岸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
| C.两岸的地下水与河水互补 |
| D.两岸地下水与河水均不能互补 |
下列四种淡水的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 |
| B.地下水、冰川、河水、湖泊水 |
| C.冰川、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
| D.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河水 |
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甲河补给A湖 | B.A湖补给甲河 |
| C.B湖补给乙河 | D.乙河属于外流河 |
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
|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 D.无法确定 |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之历时。读该“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问题。
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 B.季节性积雪融水 | C.高山冰雪融水 | D.地下水 |
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 A.M、N同时向右移 | B.M左移,N右移 |
| C.M、N同时左移 | D.M右移,N左移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
|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
|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
| B.径流系数增大,说明南岭地区降水量增大 |
| C.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河流补给变得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减少 |
| D.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