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下列物质与所对应的环境问题没有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建筑垃圾 |
二氧化碳 |
卤代烷烃 |
二氧化硫 |
白色污染 |
温室效应 |
臭氧层受损 |
酸雨 |
已知:N2(g)+3H2(g)2NH3(l)△H=" -132" kJ/mol,蒸发1mol NH3(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20kJ,相关数据如下
H2(g) |
N2(g) |
NH3(g) |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 |
436 |
946 |
a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g)和3molH2(g)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Q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a的数值为1173
C.Q的数值为92
D.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沸点却依次升高 |
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C.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是1:2且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
D.NCl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
用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
B.装置②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
C.装置③可制取金属锰 |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 |
可逆反应H2 (g)+ I2 (g)2HI(g),温度一定,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g)和1molI2(g)开始反应,2min末测知容器中生成了1.2mol 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消耗速率与I2(g)的生成速率始终相等 |
B.反应过程中,H2(g)和I2(g)的转化率始终相等 |
C.平衡前,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恒定 |
D.反应开始至2min末,v(H2)=0.3mol·L-1·min-1 |
如下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 mol X和2 mol 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 2X(?)+Y(?)aZ(g)。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Z的化学计量数a = 2 |
B.若Ⅱ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X、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
C.若X、Y均为气态,则在平衡时X的转化率:Ⅰ﹤Ⅱ |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