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蚁酸是氧化物 |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D.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图4)”,回答29~31题
该类工业最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 B.机械制造工业 | C.电子工业 | D.食品加工工业 |
造成该类工业在市中心净收入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市场狭小 | B.地租高 | C.运输不便 | D.原料成本高 |
图中M地适合发展()
| A.花卉、蔬菜 | B.用材林、乳牛场 |
| C.观赏鱼、粮食 | D.水果、养鱼场 |
下列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 A.炼钢厂、制糖厂、制鞋厂 | B.石油加工厂、瓶装饮料厂、印刷厂 |
| C.食品厂、炼铝厂、电视机厂 | D.玩具厂、汽车制造厂、精密仪器制造厂 |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24-25题。
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
|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
|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
| 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
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 C.混合农业 | D.水稻种植业 |
图14为“我国南方某平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该地调整前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商品率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 B.作物品种单一,以小农经营为主 |
| C.单产高,劳动生产率高 | D.集约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
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 B.劳动力数量减少 |
| C.自然条件的改造 | D.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
每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今年无车日恰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定于今年无车日主题是“绿色交通,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20-21题。“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
|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
|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
|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
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 A.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
| B.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
| C.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
| D.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