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2H2+O2═2H2O | B.CO2+H2O═H2CO3 | C.2CO+O2═2CO2 | D.H2+Cl2═2HCl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下图)。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 一定正确的是:()
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 |
B.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
C.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 |
D.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 |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 | B.向右偏 |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 D.先向右偏后向左 |
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SO4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A.仅有①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Zn、X、Cu | B.Cu、X、Zn |
C.Zn、Cu、X | D.X、Zn、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