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很早就有人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哪一阶段                   ( ) 

A.蛹 B.幼虫 C.卵 D.成虫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下列对小麦相关的结构与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
B.小麦茎的导管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一根中空的管道,用以运输水和无机盐
C.小麦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气孔,上表皮气孔较多利于增强蒸腾作用
D.小麦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花粉多而轻盈,柱头有分叉和黏液,易接受风力带来的花粉

读大豆的种子结构图和幼苗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这粒种子能够萌发说明胚是活的,并且有适宜的环境条件
B.①~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C.图中的①发育成a,②发育成b,③发育成c
D.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决定这种功能的结构是[(2)]
B.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③]被称为所有细胞的“发动机”
D.所有已分化的细胞均能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O2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若要用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C.丙装置可用来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若用丁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丁装置塑料袋上出现的水珠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