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所涉及的A、B、C、D、E、F和G等都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物质。反应①②是置换反应,反应①②③均在高温下进行。A在常温下为液态,C有磁性,E与强碱溶液反应可产生H2,F是既能溶于NaOH又能溶于HCl的氧化物。
(1)A的化学式 C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E与浓强碱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C、E的混合物在工业上用于钢轨焊接(高温下置换出熔化状态的铁可用于焊接),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下图是一些常见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被略去。A和B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I和K的组成元素相同,I在常温下是无色有毒气体,J是黑色粉末,G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
(1)A的化学式是。 (2)B的电子式是。
(3)I和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D是无色气体,且常温下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则G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 且甲、乙、丙3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____。(填写序号)
① A ② B ③ C ④ D
(3) 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
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丁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B、C、D、E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当A为固体单质时,A是(写化学式)。
①写出B的电子式:;
②写出E与木炭反应化学方程式:。
(2)当A为气体单质时,A是(写化学式)。
①写出B的结构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②E→C:;
③实验室制备B: 。
能不能用浓硫酸做B的干燥剂? (填“能”或“不能”)。
一般情况下,当人体一次性摄取300 mg~500 mg亚硝酸钠时,就会引起中毒.某研究小组用碘量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反应如下:
2NaNO2+2H2SO4+2KI===2NO↑+I2+K2SO4+Na2SO4+2H2O
2Na2S2O3+I2===Na2S4O6+2NaI
取1 kg泡菜,榨汁,将榨出的液体收集后,加入提取剂和氢氧化钠,使泡菜汁中的亚硝酸盐都成为亚硝酸钠.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以除去色素.再次过滤后得到滤液,将该滤液稀释至1 L,取25.00 mL稀释后的滤液与过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反应,再选用合适的指示剂,用0.050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
0.050 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0.00 |
20.04 |
2 |
0.12 |
20.08 |
3 |
0.05 |
20.0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2)有经验的厨师在做泡菜时往往加入适量的橙汁,以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这主要是因为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通过计算判断若某人一次食入0.125 kg这种泡菜,是否会引起中毒?
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烯烃复分解是指在催化条件下实现C=C双键断裂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如图表示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两个新的烯烃分子:2—丁烯和乙烯。
现以丙烯为原料,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I和G,I和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多种化工产品,如环酯J;
(1)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中C与HCl气体在一定条件只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和⑤不能调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4)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