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H原子形成1molH—H键要吸收热量 |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
C.酸与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
D.锌锰干电池中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 |
温度和压强对X + Y2Z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对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X、Y、Z均为气体 |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 D.逆反应的ΔH > 0 |
可逆反应 mA(g) + nB(g)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m + n < p B.吸热反应,m + n > p
C.放热反应,m + n < p D.放热反应,m + n > p
已知反应2SO2 + 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 mol 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 mol SO3 |
B.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在温度为T K和(T+10)K时,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据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温度 |
T K |
(T+10)K |
|||
测定时刻/s |
t1 |
t2 |
t3 |
t4 |
t5 |
c(A)/mol·L-1 |
6 |
3 |
2 |
2 |
2.2 |
c(B)/mol·L-1 |
5 |
3.5 |
3 |
3 |
3.1 |
c(C)/mol·L-1 |
1 |
2.5 |
3 |
3 |
2.9 |
A.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增大
C.在t 3时刻,若增大压强,则A的转化率将减小
D.在t2~ t3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s)-1
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H2(g) + I2(g)2HI(g),起始时加入氢气、碘蒸气和碘化氢气体的浓度不同,则平衡常数
A.一定相同 | B.一定不同 | C.可能不同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