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下列两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像的是( )
A.2SO3(g)![]() |
B.N2(g)+3H2(g)![]() |
C.4NH3(g)+5O2(g)![]() |
D.H2(g)+CO(g)![]() |
一定量的金属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混合气体(含NO、N2O4、NO2) 共1.8 mol。将上述气体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与标准状况下8.96LO2混合后,用水吸收,无气体剩余;另一份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则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A.0.25mol | B.0.2mol | C.0.15mol | D.0.1mol |
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若a>7时,该溶液pH一定为14-a
B.0.1mol/L的KHA溶液,其pH=10,c(K+)>c(A2-)>c(HA-) >c(OH-)
C.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 c(HA)>C(Na+)>c(A-)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3c(Na+)=2c(CO32-)+2c(HCO3-)+2c(H2CO3)
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Al3+,②Mg2+,③Fe3+,④Fe2+,⑤H+,⑥CO32-, ⑦NO3-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②⑤⑥⑦ | B.②③⑤⑦ |
C.①②③⑥⑦ | D.①②③④⑤⑦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X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M |
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M>Y |
D.等浓度X2Z与Y2Z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2Z>Y2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