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概有9300万的乙肝感染者,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肝疫苗是一种抗原 |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抗体 |
C.乙肝患者体内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能不同 |
D.入侵的乙肝病毒被抗体结合后失去致病能力,逐渐被T细胞吞噬分解清除 |
2011年春季,在德国发生可怕的“溶血性肠炎”事件,多人因此而死亡,引起这种疾病的元凶是发生变异的大肠杆菌。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 |
C.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同,不含纤维素 |
D.大肠杆菌的DNA呈线形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
C.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
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下列四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肺结核 | B.破伤风 |
C.甲型流感 | D.细菌性痢疾 |
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 |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
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但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
B.在10℃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在40℃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C.在55℃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仅有线粒体 |
D.若温度保持在20℃,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