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 |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 |
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同时杆也停止转动,则( )
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 |
B.在绳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 |
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 |
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以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 |
如图所示,A、B为两个挨得很近的小球,并列放于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在释放B球的同时,将A球以某一速度v0水平抛出,当A球落于斜面上的P点时,B球的位置位于( )
A.P点以下B.P点以上
C.P点 D.由于v0未知,故无法确定
如图6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6.0kg和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物体A上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F,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B.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C.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D.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F>18N时,开始相对滑动
如图所示,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带电小球A和B(均可视为带电质点),A球固定,B球穿在倾斜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B球上的孔径略大于杆的直径),已知A.B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则B球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 B.4 C.5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