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岸边的树在平静的水面形成倒影
B.阳光下,茂密树林的地面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B.

C.

流水

D.

河岸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

"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

"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R 0 为定值电阻、 R 为电阻箱,调整电阻箱 R 的电阻值,电流表示数 I 的倒数与电阻箱阻值 R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源电压为 3 . 6 V

B.

通过 R 0 的最大电流为 2 A

C.

调整电阻箱 R 的阻值,则 R 的最大功率为 0 . 75 W

D.

调整电阻箱 R 的阻值,则 R 0 的最大功率为 0 . 48 W

如图,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 A B 用不可伸长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 A 刚好完全浸没入水中,细线被拉直。已知 A 6 N B 受到的浮力为 8 N A B 密度之比为 3 : 5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A.

B 受到的重力为 10 N

B.

细线对 A 的拉力为 1 N

C.

A 的密度为 0 . 75 × 10 3 kg / m 3

D.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

a b c 为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    )

A.

a b c 的质量相同, a 的体积最大

B.

a b c 的质量相同, a 的体积最小

C.

a b c 的体积相同, b 的质量最大

D.

a b c 的体积相同, b 的质量最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