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 A.《马关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
| 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 C.《南京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 |
有人认为:“民主的雅典最后还是败于专制的斯巴达,亡于独裁的马其顿帝国。”这表明
| A.实行的直接民主过于广泛 | B.民主制度不适合于古代雅典 |
| C.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弊端 | D.民主政治最终仍会取得胜利 |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展开暴力斗争 | B.统治者向平民的让步 |
| C.废除了债奴制 |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频繁 | B.法律体系完备 |
| C.民主政治发展 | D.国家统一强大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设“三司”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我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
|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
|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
|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