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某生石灰部分变质为熟石灰,变质后的固体中含氢元素为1%,则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
A.28% | B.40% | C.30.8% | D.32.5% |
除去下列混合物中杂质,所加试剂及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白糖(可溶性有色物质) |
水 |
溶解、活性炭吸附、过滤、蒸发 |
B |
NaNO3溶液(CuSO4溶液) |
适量Ba(OH)2溶液 |
过滤 |
C |
Cu粉(炭粉) |
足量O2 |
灼烧 |
D |
CaCl2溶液(稀HCl) |
过量碳酸钙 |
过滤 |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
B.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不能得到固体b |
C.将tl℃时a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D.t2℃时,c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硝酸铵与氯化钠 |
观察颜色 |
加水溶解并触摸容器外壁 |
B |
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 |
滴加稀盐酸 |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
C |
羊毛与涤纶 |
点燃闻气味 |
观察颜色 |
D |
氢气与氧气 |
用燃着的木条 |
闻气味 |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
B.宝贵的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壳和海洋中 |
C.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