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治国的思想之一是“民本”思想,下列材料中不能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的是
A.“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失以不时为本” |
B.“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 |
C.“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
D.“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 |
《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大市,曰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材料说明先秦时期()
A.市场初显专业化 | B.已经出现了晓市、夜市 |
C.交易场所按商品种类区分 | D.按时段、分人群交易 |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A.创立郡县制 | B.确立三省六部制 |
C.开创科举制 |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②元朝设置行省制③明朝设置内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据此,下面关于这一时期“国际分工”表现的表述最贴切的是
A.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 |
B.世界工业生产结构布局的分工 |
C.工业化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
D.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