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这幅挽联是纪念
A.李四光 | B.孙中山 | C.毛泽东 | D.邓小平 |
下列言论摘自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其中体现维新思想的是
①“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②“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
③“我国只知造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不知富强之本”
④“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 D.自然经济已经被彻底破坏 |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
C.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
下列各项,反映出17、18世纪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史实是
A.平服岭南、开建灵渠、设置三郡 |
B.加强与匈奴、鲜卑、南越的交往 |
C.设置转运使,铲除割据物质基础 |
D.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
下列中枢机构的出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③→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