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国史学家米涅《法国革命史》)作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王朝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激进社会革命 |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
D.制定宪法,确定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科学技术交流 | B.人力资源共享 | C.消除贸易壁垒 | D.矿业资源互补 |
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共产党宣言》)文中提到的发明家是指
A.人文主义者 | B.自由主义者 | C.空想社会主义者 | D.科学社会主义者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这里“兴衰消长”的转折时期是
A.20世纪后期 | B.19世纪末期 | C.18世纪末期 | D.17世纪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