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题。

从成因上看,该山地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下列山地中,成因与图示相同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富士山
C.美洲西岸的山脉 D.华山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D.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甲和丙之间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60米 B.70米
C.80米 D.90米

图中乙地最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是()

A.地层下陷 B.泥石流
C.洪水 D.滑坡

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省的游客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因为经济距离近
B.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
C.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分布在1 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D.该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庐山在1 100米的高度处有一个宽敞的平台,建有小镇。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A.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较高
B.庐山周围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
C.庐山地域范围大,开发时间比较早
D.庐山旅游环境承载量大,旅游设施完善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题。
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有关该旅游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泰国、缅甸相邻
B.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完整,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C.流经该旅游区的国际河流是雅鲁藏布江-湄公河
D.种植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黄麻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