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完成题。

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
| 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ºW) |
| C.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
|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
h的值是( )
| A.23°26′ | B.43°08′ | C.46°52′ | D.66°34′ |
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
| A.y=24-n | B.y=26-n | C.y=36-n | D.y=48-n |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⑤⑥ | D.①⑥ |
右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面试题。.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
| B.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
| C.③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
| D.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
.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 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
| 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
读下表,回答:
| 地区 |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
三次产业比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 ① |
5408.8 |
1.6 |
47.4 |
51.0 |
40627 |
| ② |
11674.4 |
8.8 |
50.2 |
41.0 |
14908 |
| ③ |
4340.9 |
19.5 |
40.0 |
40.5 |
6565 |
| ④ |
1180.0 |
23.8 |
40.2 |
36.0 |
3140 |
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上表中,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上表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上表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
|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
|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
|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该产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