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分析回答下面题。
| 纬度 |
北半球 |
南半球 |
||
| 极昼期 |
极夜期 |
极夜期 |
极昼期 |
|
| 70° |
72天 |
53天 |
69天 |
56天 |
| 75° |
108天 |
93天 |
X天 |
98天 |
表中X的天数是 ( )
| A.103 | B.111 | C.113 | D.117 |
引起其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 ( )
| A.地球的自转周期的变化 |
|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 |
|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
图为我国某区域灾害性天气发生日数年代变化坐标图,读图并完成题。
关于图中各灾害性天气随时间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A.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减 |
| B.沙尘暴-先减少后增多;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减 |
| C.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增 |
| D.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减少后增多;大风-递减 |
图示资料最有可能来源于
| A.江汉平原 | B.青藏高原 | C.塔里木盆地 | D.三江平原 |
图示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越高则意味着
①气候的大陆性程度越强 ②气候的海洋性程度越强 ③气候越干旱 ④气候越湿润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甲城市召开。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 B.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
|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高和西风带控制 |
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 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 B.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1月降水较少 |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7月气温较高 |
| D.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
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由海水环绕而成的岛,也专称海岛。图中左图为东海底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完成题。
钓鱼岛成因类型正确的是
| A.冲积岛 | B.大陆岛 | C.火山岛 | D.珊瑚岛 |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来说,钓鱼岛是
| A.海底扩张形成 |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
| C.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 D.海岭 |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如图),读图完成题。
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 B.火山喷发 | C.流水溶蚀 | D.断裂下陷 |
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某城区及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图示区域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 A.三圈环流 | B.季风环流 |
| C.热力环流 | D.反气旋 |
形成该大气运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 | B.海陆热力差异 |
| C.地势起伏 | D.城市热岛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