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分析回答下面题。
纬度 |
北半球 |
南半球 |
||
极昼期 |
极夜期 |
极夜期 |
极昼期 |
|
70° |
72天 |
53天 |
69天 |
56天 |
75° |
108天 |
93天 |
X天 |
98天 |
表中X的天数是 ( )
A.103 | B.111 | C.113 | D.117 |
引起其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 ( )
A.地球的自转周期的变化 |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 |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
下表为“泉州市2011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最高 气温/℃ |
最低气 温/℃ |
风力 |
天气 状况 |
|
11月28日 |
22 |
11 |
微风 |
秋高气爽 |
11月30日 |
7 |
2 |
北风3级 |
小到中雨 |
12月2日 |
9 |
2 |
微风 |
晴 |
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⑥⑤④ | D.③②① |
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
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12月1日有所升高 |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 B.反气旋 |
C.暖锋 | D.冷锋 |
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下列小题: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A.①夏威夷高压 | B.②为阿留申低压 |
C.③为亚速尔高压 | D.④为亚洲高压 |
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0与东经700交点附近,则()
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 |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C.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 |
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
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A.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
B.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形成 |
C.1月,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
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
下图为“大陆和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反映大陆气温年较差和海洋气温日较差的曲线分别是()
A.甲和乙 | B.乙和丙 |
C.丙和丁 | D.甲和丁 |
曲线丙在南、北纬30°附近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
B.地势高,空气稀薄 |
C.多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
D.距海洋远,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 |
下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 | B.昼夜长短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大气环流 |
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海陆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