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某粉末状黄铜(即Cu—Zn合金)样品中铜锌的组成,某同学取样品9.75g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溶液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质量(g) |
9.10 |
8.45 |
7.80 |
7.80 |
(1)9.75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 g;
(2)计算9.75g黄铜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多少克氢气?(写出解题过程)
(3)第三次加入的稀盐酸与黄铜中的锌 (填“是”或“不是”) 恰好完全反应,理由: 。
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⒂, ⒃;
② 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⒄;
③ 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⒅。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④ 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 ⒆。
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5.3g,加入10%的氯化钡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洗涤、烘干、称量后得到沉淀0.01mol。
① 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 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的实验方案是:将50克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配成溶液,滴加10%稀盐酸,观察到现象:。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
(2)乙组同学的方案是: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
乙经正确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偏大,原因可能是,溶液M中的溶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3)丙组的实验方案是:将50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用下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请分析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 _____。现收集到0.1摩尔CO2气体,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1)配制200g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列式计算)
= g
(2) 某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回收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19.6吨(H2SO4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以生产多少吨硫酸亚铁?(Fe+H2SO4= FeSO4+H2↑)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12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