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行政院长、民进党大佬谢长廷宣布于今年10月5日赴大陆访问五天,绿营内部部份独派人士持续批判,质疑谢长廷出访时机不宜,对此,谢长廷3号以“今日我足迹,未来后人路”回应。5日在福建祭祖后,谢长廷说,“我们要做对得起祖先的事情,这样才会受到宗亲的欢迎。要做对的事,祖先才会因你而光荣”。对此理解符合实际的是
| A.谢长廷访问大陆标志着两岸长期政治隔绝的状态终于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
| B.谢长廷大陆之行标志着台湾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从否定“九二共识”到承认“九二共识” |
| C.谢长廷的大陆之行将推动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最终实现 |
| D.谢长廷对反对之声的回应说明和平对话、维护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
朱元璋未称帝时就认为元朝“以宽纵失天下”,“(治国)首在正纲纪。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朱元璋认为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打击贪腐,整顿吏治 | B.废除丞相,直辖六部 |
| C.设大学士,以备顾问 | D.广开言路,体察民情 |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这位皇帝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 B.唐玄宗 | C.宋太祖 | D.明太祖 |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
| 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 B.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
| 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 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
|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D.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
|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
|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